近日,記者來到隴縣東風鎮麻家臺村,見到了被十里八鄉譽為養殖“土專家”的景九成。他的家庭牧場里,20多頭秦川牛、40多只奶山羊正在大口嚼著草料。
麻家臺村位于東風鎮北部,山大溝深,條件艱苦。父母親年邁多病,三個孩子都在上學,妻子全力照顧家里,一家人的生活全靠景九成種地艱難維持。
2015年,依靠黨和國家的扶貧政策,在駐村第一書記張建斌的幫助下,景九成爭取到了10萬元項目資金,建起了占地4畝的家庭牧場。他又靠5萬元的扶貧貼息款作為啟動資金,從外地買來秦川牛和奶山羊,經過兩年多的苦心經營,他家年收入達到8萬多元,在全村率先摘掉了貧困戶的“帽子”。
景九成一邊給牛喂草料,一邊告訴記者,牛羊養殖看似簡單,卻是一項實實在在的細致活?!斑@幾年,我天天都跟牛羊打交道,每天天不亮就起來,放牛、放羊、填料、給水、掃欄、觀察、喂藥,不敢有半點疏忽?!彼f,“干養殖沒有技術肯定不行,我經常跑到縣畜牧站學習養殖知識,閑了就找各類養殖方面的書看?!比缃?,景九成全面掌握了肉牛和奶山羊養殖技術,還總結了一套自己的養殖方法,成了當地有名的養殖“土專家”。周圍群眾遇到養牛、養羊方面的問題,他都會熱心地指導、幫忙。
“景九成致富不忘鄉親,經常給大家算‘牛賬’、講‘羊經’,講動物免疫、品種選育、科學飼喂等方面的知識,鼓勵大家發展養殖業?!甭榧遗_村黨支部書記袁輝說,在景九成帶動下,越來越多的村民參與進來,現在,肉牛、奶山羊養殖已成為村里的支柱產業。
記者看到,景九成的家庭牧場外堆著小山一樣的草料,問他:“這些草料是從哪里買的?”他笑著說:“都是我在承包地里種的?!甭榧遗_村受土壤、氣候等因素影響,種植農作物收成不是很好,但卻非常適合種植飼草,而且還有成片的野生牧草。每年,景九成都會向周邊農戶收購苜蓿、玉米秸稈,飼草種植、收割、青貯、加工期間,他還會請農戶前來務工,有效增加了鄉親們的收入。
看著健壯的牛兒,景九成臉上樂開了花:“多虧了扶貧好政策,我和鄉親們的生活才能越來越好!”(寶雞日報記者 于虹)
寶雞新聞網最新原創作品:
編輯:王可
【原創】